Philippians  腓立比書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三章

一.  V. 1~8

 1. [靠主喜樂](v.1) : 原文是[主裏喜樂]

 2. [把這話再寫給你們---] : 指下面所講論的事。可能保羅從前向腓立比信徒說過,或在信上寫過。

   現在他又不厭其煩地寫給他們,是要提醒他們防備那些猶太律法主義者,這對腓立比信徒是一

   個保障,免得他們受欺,被迷惑。(v.1)

 3. [犬類] : 猶太人藐視外邦人,稱之為[]。保羅轉過來用[犬類]稱呼猶太律法主義者。

   [作惡的] : 行事詭詐,傳播違背真理之道的假使徒(林後十一13)

   [妄自行割禮的] : 假使徒曲解割禮的屬靈意義,以肉身割禮的記號炫耀,使割禮變成只是無用

   的殘割身體。

   保羅要腓立比信徒對這三等人應當防備,因為他們是來破壞他所傳的純正福音,拆毀他在教會

   所建立的事工。(v.2)

 4. 真受割禮者身上的三種光景(1). 在靈裏敬拜事奉 神。(2). 單以主為誇耀。(3). 不依靠肉體的

    行為。(v.3)

 5. [靠肉體] (v.4) : 就是不靠基督,而靠自己天然的力量遵守宗教的規條去得著 神的喜悅。(v.4)

 6. [希伯來人] (v.5) :係以色列人的別稱(出一16, 22)。當時巴勒斯坦地講亞蘭語的以色列人稱為[

   伯來人],以便與原居外地操希臘語的[猶太人]有分別。

   [法利賽] (v.5) : 係當時各種猶太教派中,信仰較純正,嚴格遵守摩西律法的一派。(徒二十六

   5)

 7. 保羅在未信主之前,為著律法曾大發熱心,四出捉拿主耶穌的信徒,逼迫教會(徒九1~2, 二十

    3~4, 加一14,23)。保羅說他自己[律法上的義說,我是無可指摘的],這句話是按著律法主

    義者的標準說的,也就是說,凡是律法規定人必須遵守的,他都遵守了,人無法指摘他的缺

    失。但信主之後的保羅知道,按著 神的要求,無人能憑行為在 神面前稱義(加二16)(v.6)

 8. 第四節至第六節是指保羅未得救成為基督徒之前的見證。那時他的信心是建立在他身為猶太

    人的血統、特權和成就上(林後十一18, 22~23)

 9. [先前][現在]兩個詞說明保羅的生命已因耶穌基督而有了改變。一個人在信主之前和信主之

   後,他的想法、觀念、喜好,必然會有改變。若真正認識主的寶貴,從前以為有益處、可誇口

   的事,現在因主的緣故,那些事不但沒有可誇的,反而會攔阻人認識主而有害。(v. 7~8)

   試想你在信主前、後的改變如何?

 10. 根據前面的幾節,這裏的[萬事],還不在於指物質上的享受,而是特別指宗教禮儀、規條、

     宗遺傳及宗教熱忱等。

     [萬事][基督]相對 ; [糞土][至寶]相對 ; [丟棄][得著]相對。(v. 8)

二.  V. 9~16

1.    我們因信 神所差來的基督,也就是信 神, 神就稱我們為義,並把我們放在基督裏(林前一30)

   就是與基督的聯合。這不單是已往的經歷,也是指現今持續不斷的一種關係。(v. 9)

2.    [認識][曉得] 不是指客觀上的認識,而是指從主觀經歷而得的認識。在屬靈的認識上,有時

   是先有啟示而有客觀上的認識,後來才有經歷而得的認識。也有時是先有經歷,而後才有啟

   示。(v.10)

3.    [和祂一同受苦] : 原文是[交通於祂的苦難],在祂的受苦上有分。

[效法祂的死] : 原文是[模成祂死的形狀],在祂的死上與祂認同,使一切事物合於這死的要求(林後四10~11)

信徒乃是藉著基督的十字架,交通於祂的苦難,才能夠更多被模成祂的形狀。(v.10)

4.    [或者] :這裡並非表示保羅的懷疑或不確定,而是表明他的極其關心和投入。也是他自謙之詞。

[從死裏復活] : 原文是[從死人中復活]。是指特殊的復活,超越的復活。

當主再來時,所有在主裏睡了的人都要復活,但只有得勝的基督徒才有分於超越的復活,在國度裏與基督一同作王(啟二十4)。在基督裏眾人都要復活,但各人是按自己的次序復活(林前十五22~23) (v.11)

5.    [完全] : 指絕對的完全,不是地位上或程度上的完全。

[得著基督所以得著我的(或作所要得著我的)] : 意即保羅以基督為他所定的目標為他的目標。(v.12)

到底保羅要得著什麼? 或基督要得著保羅的什麼? 我們是否與保羅有同樣的心志和目標?

6.    不忘記背後的人就不能勇往直前。不論我們過去的好、壞、成功或失敗,都會在我們身上產

   生消極的作用,或叫我們自高、自滿,或叫我們灰心喪志,因此保羅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記

   背後,努力面前,全心追求基督,我們也該如此。(v.13)

7.    [標竿] : 是設立在跑道的終點處,供賽跑的人目光專注的標誌。

從第十二至十四節,保羅把基督徒的人生比喻作一場賽跑。按古希臘人的風俗,賽跑的優勝者可以得著以花葉編成的桂冠為獎賞。基督徒所得的獎賞卻是[生命的冠冕](12)[公義的冠冕] (提後8)[不能壞的的冠冕] (林前25)

8.    [完全人] : 靈性上成熟的人。保羅警告在靈性上有長進而存心要完全的人,不可自滿。應當照

   十二至十四節所說的,不斷努力達到完全的地步。不可存別樣的心,否則 神仍將以此原則教

   導他們。(v.15)

 9. 我們明白真理多少,就要實行多少,我們只對已明白的真理負責。(v.16)

三.  V. 17~21

1.    保羅效法基督(林前十一1),所以他勉勵腓立比信徒一同效法他。基督徒的行事為人應當成

   為別人效法的榜樣。(v.17)

 2. [基督十字架的仇敵] : 指那些鄙視基督十字架救贖的道理,而主張人必須靠自己行律法,才能

    討 神喜悅的律法主義者。也指那些放縱私慾的放任主義者。(v.18)

 3. [他們的 神就是自己的肚腹] : 一面指放任主義者只求肉體的享受,一面又指對飲食條例執著的

   律法主義者。

   [自己的羞辱為榮耀] : 即炫耀那些本為羞恥的事。

   世人縱然在今生今世盡情享受世上的福樂與榮耀,但他們的結局是沉淪滅亡。(v.19)

 4. 信徒雖然活在地上,卻是天國的子民。在地上只不過是客旅,是寄居的(十一13~16, 前二

    11)。我們的生活應當以預備迎接主的再來為中心和目標。(v.20)

 5. 主耶穌基督再來時,祂要用大能使萬有歸服於祂。這大能也要將我們的身體改變形狀和祂復

    活的身體相似。基督是信徒的初熟的果子(林前十五23)(v.2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