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hesians 以弗所書
第四章
一. V. 1~16
1. 按原文第一節開頭有[所以]一詞,意即下面所講的生活表現是基於前面真理的根基。
2. 信徒的[蒙召]是說出我們的得救有四方面的意義 :
(1). 是從世人中因 神的恩典被選召出來單歸給 神。
(2). 神是這選召的主動者。
(3). 一個人要有分於 神的選召,必須肯順服、肯答應 神的選召。
(4). 被選召的人有特殊的身分與任務。
3. 信徒蒙召享有 神的恩典(神最大的恩典就是主耶穌),也要活出與這恩典相配的生活。我們
的[所行]要與我們的[所是]相配。(v. 1)
4. 我們蒙恩得救之後,有重生的生命,有內住的聖靈,我們的行事為人要順從聖靈,而不放
縱肉體。第二節所說的謙虛、溫柔、忍耐、愛心、和平都是隨從聖靈所結的果子。(加五22~23)
5. [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](v. 2) : 原文是[靈裏的合一]或[靈裏的一]。這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已
經作成功的事實。在我們每一個信徒裏面的聖靈是同一位。任何叫我們彼此分離的事都是
得罪這位聖靈的。[合一]是一個原來就有的屬靈事實,我們的責任是持守這個合一,而不要
破壞合一。
在教會中有那些情形是破壞聖徒的合一? 我們應當如何持守這個合一?
6. [身體只有一個] : 指基督的身體,就是教會(弗一23)。肢體雖多,卻仍是一個身體(林前二12)
[聖靈只有一個] : 聖靈只有一位。教會是由這位聖靈浸成一個身體(林前十二13),身體是不
可分的。
[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] : 我們得救是蒙召作聖徒,有聖靈作我們得基業的憑據,直到我們
的身體得贖,進入榮耀(弗一14),這就是我們蒙召的指望。(v. 4)
7. [一主、一信、一洗] : 我們得救歸於同一位主人,就是耶穌基督,祂是我們的救主,也是生
命的主。我們都因著信耶穌基督而得救,所以我們有同一個信仰。我們都是奉父、子、聖靈
的名而受洗歸入基督的。
8. [超乎眾人之上] : 指父神的超越、統領、並掌管一切。
[貫乎眾人之中] : 指子神的道成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。
[住在眾人之內] : 指靈神住在我們裏面。
這三個句子來形容三而一的 神,就是[眾人的父],[眾人]就廣義說,指所有受造之物,就
狹義說,指基督徒(v. 6) 。
9. 從第四節到第六節的七個[一]是基督徒信仰的根基,是我們合一的根據。
10. 第七節原文開頭有[但是],因前面說到我們在基督的身體裏的性質樣樣都是相同的,然而
下面是說我們在身體裏的功用是不同的。在基督的身體裏面,人人都有事奉的功能,因為
基督賜給各人都有一份獨特的恩賜,是按照我們各人信心的度量賜給的。
屬靈的恩賜與屬靈的生命不是等量的,恩賜是賞賜的,不能從訓練中產生出來的。但是在
實際的事奉操練中才顯明出來,也在不斷的運用中成為老練。我們的屬靈生命是跟從主,
而不斷地接受十字架的功課,生命才會越過越豐盛與成熟。
11. 第八節是引用詩篇六十八篇十八節的話,說到基督在十字架上勝過仇敵撒但,就在祂復活
升天時,把仇敵所擄掠的人擄掠回來,把恩賜賞賜給他們。
12. 第九節和第十節是插句,用以說明第八節是指基督說的。這兩節經文使我們想到基督的道
成肉身從天上降臨到地上,且降到地下,(或作[較低部位])這[較低部位]有解經家認為是陰
間,因主在死後曾到過那裏(羅十7),主耶穌從死裏復活之後,升到天上,坐在父神的右
邊(弗一20,可十六19),祂賜下恩賜為要建造教會,使教會充滿基督的豐滿,好使基督也
充滿萬有。
13. [使徒]: 是蒙 神所召,並奉差遣到處開荒建立教會的人。
[先知]: 是從 神接受真理的啟示,並 神的心意而傳遞給信徒,來造就、安慰並勸勉他們的
人。
[傳福音的]: 對傳揚福音有負擔和權能,能使多人悔改信主的人。
[牧師和教師]: 原文只用一個冠詞,所以兩者連在一起,表示一個職分兼作牧養和教導的工
作。前者是對信徒靈性的餵養和照顧,後者是對信徒真理認識上的教導和造就。
14. 基督賜給教會這四種或五種不同的恩賜(指人說的)為要裝備聖徒,使他們在生命上、恩賜
上都達到可以盡功用來服事 神。基督的身體(即教會)得以建立,並非僅靠那些少數有特別
恩賜的人,如使徒、先知等,而是需要所有的聖徒都能各盡功用。身為一聖徒,你有分於
教會的建造嗎? (v. 12)
15. 教會的建立是要達到眾聖徒對基督和基督的教義有共同的信仰(就是[在真道上同歸於
一 ]),並且對 神兒子也有深入且正確的主觀的認識 ; 聖徒的靈命長大到成熟,使基督的
豐滿在教會中彰顯出來。(v. 13)
16. [一切異教之風] ( v. 14) : 原文作[教訓之風]。凡教訓是和基督無關,叫人注意基督以外的,
都是[教訓之風]。
信徒若一直在生命不長進,心智不成熟,作基督裏的嬰孩,就不能分辨似是而非的道理,
隨著各種教訓之風飄來飄去,沒有定向,易受迷惑而誤入歧途,進入異端邪說。
17. [惟用愛心說誠實話] ( v. 15) :惟在愛裏持守真理,並活出真理。真理就是基督自己(約十四6)。
18. 在基督的身體(教會)中,每一個肢體都能盡個體的功用,彼此服事,並持定基督(尊主為大) ,
各部分都長進而連於元首基督,全身就能聯絡得好。各肢體增長,整個身體也就增長,在
愛中建立起來。(v. 15~16)
二. V. 17~32
1. 不信主的外邦人心思所想的都是虛妄,行事為人也虛空、虛假。信徒與他們不應該一樣。
他們對 神毫無感覺,因為不要知道 神,向 神心裏剛硬,就與 神的生命隔絕了,因此悟
性黑暗,不能分辨是非好歹。既已拋棄所有的感覺,就無所顧忌,放縱不羈,行出各樣污
穢的事。(v. 17~19)
2. 第十二節開頭有[但是]。信徒是從基督所學的,就不該像外邦人一樣。信徒是先有基督的生
命,才能學基督,效法祂的榜樣。
3. 我們若聽見過基督並祂的言行,就要在祂愛的裏面受教導,並要行在真理裏,這真理就是活的主自己(約十四6)。祂在我們裏面活著,並要藉著我們活出去。(v. 20~21)
4. [舊人] ( v. 22) : 指我們從亞當而來的舊生命,是被撒但所敗壞的生命。
[新人] ( v. 24) : 指我們重生、得救之後的新生命。這新人是照著 神自己造的,有 神的生命
和性情,就是真理的仁義和聖潔。
5. [心志改換一新] ( v. 23) : 原文是[心思得以更新](to be renewed),是被動的,心思是被聖靈更新。
聖靈的工作是從人的靈開始達到心思。
6. [脫去] ( v. 22)與[穿上] ( v. 24)按原文文法都是已經完成的形式。乃是說到基督早已藉著死而
復活為我們成就了,這是客觀的事實。但是在主觀的經歷上我們必須天天繼續不斷地脫去
舊人而穿上新人。就是不隨從肉體、而隨從聖靈,體貼聖靈而活。
7. [鄰舍] ( v. 25) : 接近的人。指主裏的弟兄姊姊。
[互為肢體] ( v. 25) : 都是在一個身體上的肢體,彼此有關係的。
信徒彼此之間不該以虛謊相待,而應當彼此真誠相待。
8. 信徒對不義、不虔、不法的事有時會生氣,這是義怒。但不能為發洩自己的忿怒、怨恨而
生氣,也不可一直生氣到日落。我們每天都要清除心中對人一切不滿,而不積怨在心。若
不然,就是犯罪了。因魔鬼在那裏尋找機會引誘人犯罪。人若不止住怒氣,就是給魔鬼機
會。(v.26~27)
9. 好逸惡勞是舊人的性情,在新人裏面要竭力養成勤勞工作的習慣。(v. 28)
10. 信徒的言語要檢點。不說敗壞人、污穢人的話,而要說造就人的好話。心思要常蒙主潔淨
和保守,否則心裏所充滿的,口裏就說出來。(太十二34)
11. 聖靈在信徒身上作了印記(弗一13) ,表明我們是屬 神的,是受 神所管理和引導。我們若
不順服聖靈,給魔鬼留地步,聖靈內住在我們裏面就會替我們擔憂、難過,因祂愛我們。
你有否叫聖靈擔憂的經歷? 你如何過來?
12. 第三十一節所說的都是出於肉體的,都當除掉。按照原文本節的命令[當除掉] 是用被動語
法,說出我們憑自己不能除掉,但是我們的主能。我們的責任是與主合作,把自己交托給
主,並接受祂的十字架在我們身上工作,就能除掉。
13. 第三十二節所說的都是出於聖靈的,與前一節出於肉體的相對。這節所說的是信徒在主裏
該有的生活表現。